①如今所常見的大古箏(即常規箏),很多標準都是經過了無數次的嘗試與革新的結果,無論是表現力還是音色,或者其他方面,都是其他形式的箏所無法代替的。比如大古箏長度163cm,在這個長度下,面板更便于震動傳聲,音箱更易達到共振效果。從技術手段上來講,達到同等音質的困難度也要小一些。
②小古箏體積小、重量輕、攜帶方便,同時小古箏的制作技術要求也要高很多。市面上小古箏的牌子也有不少,魚龍混雜,但是大部分小古箏在體積變小的同時,古箏音質也會隨之下降。這也正是為什么小古箏技術要求高了,卻依舊還是有那么多小古箏而且價位也很低,實則道具而已!
③小古箏以便于攜帶、存放的優點滿足了小部分市場的需求,然而終非主流,因此并未受到重視,音色好的更是極少!從聲學的角度探究,過短的古箏其音色難以保證(過于短小的古箏音板共鳴達不到標準要求),為此,便攜式小古箏不能低于1米的長度。于專業聲學考量:110~120cm的小箏,音色佳,又便攜——116cm更是極致好音色的“零界點”。
④無論是小古箏,還是大古箏,或是其他形式箏——相較于批量化、流水線廠琴,「純手工箏」的優勢還是很明顯。
【小箏鼻祖】
【延伸閱讀】
金額隨意,認可是真。
